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0335.1—2005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
替代10335—1995
2005-03-23 发布2005-09-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系列标准,分为如下5个部分:
10335. 1—2005《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
10335. 2—2005《涂布纸和纸板轻量涂布纸》;
10335. 3—2004《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卡纸》;
10335. 4—2004《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纸板》;
《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箱纸板》(该部分正在制定中〉。
本部分为该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对。10335—1995《铜版纸》的修订。
本部分的优等品为髙档水平,一等品为中档水平,合格品为一般水平。
本部分与原标准相比除主要技术指标有明显提高外,在产品分类中还增加了亚光型产品。
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10335—1995。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口 本部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轻工业造纸技术研究所、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苏州紫兴纸业有限公司、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 公司、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景彦、侯维玲、曹振雷、陈曦、王华佳、邱文伦、崔立国。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0335—1995。
本部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
08/1 10335的本部分规定了涂布美术印刷纸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抽样和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单层抄造的原纸涂布后,经压光整饰制成的涂布美术印刷纸,该产品主要用于单色 或彩色印刷的画册、画报、书刊封面、插页、美术图片及商品商标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1033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450—2002, 80 186:1994〕
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451. 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451. 2—2002,6 150 536:1995〉
456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456-2002,^1 180 5627:1995〉
462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462—2003,150 287: 1985 08/7 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1543 纸不透明度测定法^纸背衬1543—1988,0叫 150 2471:1988〉
2679^ 9 纸和纸板粗糙度测定法(印刷表面法267义9一 1993,11叫150 8791-4: 19925
267义15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丁 2671 15—1997,6^ 150 3783: 1980
267义16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摆或弹簧加速法汽2671 16-1997,6^ 130 3782
08/7 2&&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六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2003,150 2859-1:1999,10*01999〕
7974纸、纸板和纸浆亮度(白度的测定漫射7垂直法7974—2002
7975纸及纸板颜色测定法(漫射丨垂直法〉
8941.3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测定法75。角测定法 1034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10739—2002,6.5^ 150 187:
12032纸和纸板印刷光泽度印样的制备 12911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
3分类
涂布美术印刷纸按涂布量分为重量涂布〈每面涂布量》20 ^市2)和中量涂布(每面涂布量 〉10 8/4?〈20 ^/瓜2);按涂布面分为单面涂布和双面涂布:按外观特性分为有光型和亚光型;按质 量又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要求
1 1重量涂布的有光型和亚光型美术印刷纸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中量涂布的有光型和亚光 型美术印刷纸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I表中第4、6、7、8、9、】0、1】及匕项均为对涂布面的规定。
表1
技术指标 |
单位 |
规 定 |
优等品 |
—等品 |
合格品 |
有光型 |
亚光塱 |
有光型 |
亚光塱 |
有光型 |
亚光型 |
1 |
定量 |
|
80.0 90.0 100 105 115 128 157 200 250 300 350 |
2 |
定量偏差 在 |
|
士 4‘ 0 |
士、0 |
±5丨0 |
3 |
横幅定量差 《 |
|
3.0 |
4.0 |
5.0 |
4 |
亮度 為 |
|
86.0 |
88.0 |
86‘ 0 |
68.0 |
80.0 |
82‘ 0 |
5 |
不透明度 |
在90.0 8/如3
〉90’ 0 珥乂阳2 ?128 尽/01: ^ 128名/巾2 |
|
88.0 91 0 95’ 0 |
85.0
93.0
96.0 |
88.0 91. 0
妗.0 |
89.0
9^.0 |
86.0
卯.0 0 |
87.0 91. 0 91 0 |
6 |
光泽度 |
|
260 |
^40 |
^55 |
^45 |
会50 |
^45 |
7 |
印刷光泽度 会 |
|
?3 |
80 |
90 |
75 |
85 |
70 |
8 |
印刷表面粗植度’ 《 |
|
3.4 |
1. 5 |
1.5 |
3.2 |
1. 8 |
3^ 5 |
9 |
平滑度 |
^128 8/4 〉128 |
5 |
|
… |
600
400 |
|
400
300 |
|
10 |
油墨吸收性 |
|
15?28 |
11 |
印刷表面强度6 |
中粘油鼉 低粘油璺 |
01/5 |
1.4
沒.6 |
1.4 电.6 |
1.0
3’ 4 |
12 |
尘埃度 |
IX 2 01012 1,0
0卬爪2?1. 5巾印2
5 |
个/爪2 |
8〔单面0
不应有
不应有 |
单面8〕
不应有
不应有 |
32〔单面16〉 21:单面1〉 不应有 |
13 |
交货水分1 |
80丨0 8/卬2?157呂/# 〉157 卬2 ?230 8/012 ^230呂細2 |
|
5^ 5 + 1. 5
6丨0±10 色.5 土 1. 0 |
3仲裁时印刷表面粗糙度作为考核项目,平滑度可不考核,
^用于凹版印刷的产品,可不考核印刷表面强度;用于轮转印刷的产品,印刷表面强度分别降低0.2 01/5。 0因地区差异较大,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水分作适当调整。 |
技术指标 |
单位 |
规 定 |
优等品 |
―等品 |
合格品 |
|
|
有光型 |
亚光型 |
有光型 |
亚光型 |
有光型 |
亚光聖 |
1 |
定量 |
只/饥2 |
|
70.0 80 |
^0 90.0 |
100 105 |
115 128 |
|
2 |
定量偏差 |
|
士 4.0 |
士 5.0 |
±5.0 |
3 |
横幅定量差 |
|
3.0 |
4.0 |
5.0 |
4 |
亮度 |
|
|
86.0 |
88.0 |
86.0 |
88.0 |
80.0 |
82.0 |
5 |
不透明度 |
^90^ 0 茗/如2 |
|
88.0
92.0 |
89.0
93^ 0 |
88.0
92^ 0 |
89.0
93.0 |
86.0
90.0 |
87.0
91.0 |
^90.0 轻/卬2 28 |
6 |
光泽度 |
|
4会50 |
^40 |
^50 |
^45 |
^45 |
^45 |
7 |
印刷光泽度 & |
|
;85 |
75 |
80 |
70 |
70 |
65 |
8 |
印刷表面粗糙度‘ ^ |
|
1.8 |
2.6 |
2.4 |
3’ 5 |
3.0 |
1 0 |
|
平滑度 ^ |
|
|
|
400 |
|
300 |
|
10 |
油墨吸收性 |
|
|
|
|
15~ |
~28 |
|
|
11 |
印刷表面强度卜 |
中粘油墨 低粘油墨 |
111/5 |
1. 4 4’ 6 |
1.4
6 |
1.0
3.4 |
12 |
尘埃度 |
0^ 2 111102 ?1. 0 10 0 01012 ?1 5 01102 ^ 1. 5 1111712 |
个/爪2 |
8^单面4〉 不应有 不应有 |
161单面8〉 不应有 不应有 |
32^:单面 16〉 单面0 不应有 |
13 |
交货水分。 |
|
5.5 土 1.5 |
3仲裁时印副表面粗糙度作为考核项目,平滑度可不考核。
11用于凹版印刷的产品,可不考核印刷表面强度;用于轮转印刷的产品,印刷表面强度分别降低0,2扣化。 0因地区差异较大,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水分作适当调整。 |
4.2涂布美术印刷纸为平板纸或卷筒纸,平板纸的尺寸为也可按订货合同生产,其尺寸偏差应不超过土?爪…,偏斜度应不超过3 11101。卷 筒纸的卷宽为787 0101或889 01X11,也可按合同生产,其尺寸偏差应不超过1 171111。
4.3按合同可生产其他定量的涂布美术印刷纸;也可生产其他后加工方式的涂布美术印刷纸,如压纹 纸等,有关指标可符合合同要求。
4.4纸面应平整,涂布应均勻,不应有褶子、破损、斑痕、鼓泡、硬质块及明显条痕等外观缺陷。
同批纸的颜色不应有明显差异,即同批纸的色差'应不大于1.5。
个6涂布美术印刷纸的优等品和一等品不应有印刷光斑。
试验方法
5^ 1试样的处理和测定应按(10739进行,标准大气条件相对湿度 5.2试样的采取按087丁 450进行。
5.3尺寸、偏斜度和定量应按(^衫/丁 451. 1和“IV丁 01. 2进行测定,横幅定量差的试样面积应为 0.01 III2。裁样时应在一张纸的横向,等距切取五个试样进行测定。横幅定量差以应按公式进 行计算:
式中:
横幅定量的最大值,单位为克《8》;
横幅定量的最小值,单位为克化);
横幅定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克 5.4亮度按08/7 7974进行测定。
不透明度按(^日/丁 1543进行测定。
5.6光泽度按(^好/丁 8941.3进行测定。
5,7印刷光泽度按(^杉/丁 12032制备印样,按08/7 8941. 3进行测定。
1 8印刷表面粗糙度按08/7 2671 9的规定,以981 1^?3的压力、硬垫进行测定。
5.9平滑度按丁 456进行测定。
5.10油墨吸收性按(^只/丁 12911进行测定。
5.11印刷表面强度按(^只/丁 267115或(^只/丁 267116进行测定,无论是低粘油墨还是中粘油墨,只 要有一种符合标准则应判为合格。
5^ 12尘埃度按615/丁 1541进行测定,大于1. 0 ^尘埃按5爪2面积测定9 5^ 13交货水分按丁 462进行测定。
5.14同批纸色差按(^巴/丁 7975进行测定。
5,15印刷光斑按013/丁 12032制备印样,然后目测评价。
6抽样
6丨1以一次交货为一批,但应不多于30 I
6.2生产厂应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本部分规定,每件纸交货时应附一份产品质量合格证3
6.3型式检验为首件检验,应检验表1和表2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每个月应至少检验一次。当原料、配
方或工艺改变时亦需进行型式检验。首件检验时,若全部项目均合格,则判为首件检验合格。
6.4出厂检验项目为表1和表2中的第1、2、3、4、5、6、8、9、10、11、12和13项及外观。
6.5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按丁 2828.1规定进行,样本单位为件(卷八接收质量限(八:印刷表面 强度、油墨吸收性八定量、定量偏差、横幅定量差、亮度、不透明度、光泽度、印刷光泽度、印刷 表面粗糙度、平滑度、尘埃度、交货水分、尺寸、色差、印刷光斑及各项外观指标401=6.5。抽样方案采 用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检査水平为特殊检査水平5~2,见表3。
表3
批量义件 |
抽样方案 |
正常检査二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2 |
样品童 |
八01=4.0 八0 只6 |
八01二6^ 5 八0 只6 |
6150 |
|
0 1 |
|
2 |
|
0 1 |
151 ?28.0 |
3 |
0 1 |
|
5
5(10 |
― ― |
1 2 1 2 |
6.6可接收性的确定:第一次检验的样品数量应等于该方案给出的第一样本量。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 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第一接收数,应认为该批是可接收的;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 或等于第一拒收数,应认为该批是不可接收的。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介于第一接收数与 第一拒收数之间,应检验由方案给出样本量的第二样本并累计在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 品数。如果不合格品累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接收数,则判定该批是可接收的;如果不合格品累计数大于 或等于第二拒收数,则判定该批是不可接收的。
6.7需方有权按本部分的规定进行验收检验。检验时应先检查外部包装,然后从中取样进行检验。如 果检验结果与标准不符,需方应在到货后三个月内(或按订货合同规定〕通知供方共同取样进行复验,如 仍不合格,则判为批不合格,由供方负责处理;如合格,则判为批合格,由需方负责处理。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平板纸按照(^衫/丁 10342中木夹板包装的规定进行包装和标志,卷筒纸按照013/丁 10342中卷筒 纸的包装规定进行包装和标志,第二层包装材料应采用防潮纸或塑料膜等防潮材料。亦可按订货合同 的规定进行包装和标志。
7.2运输时应使用有篷而洁净的运输工具。
7.3装卸时不应钩吊,不应将纸件从高处扔下。
7.4纸张应妥善贮存于通风仓库的垫板上,以防受雨雪或地面湿气的影响。